歷史錨點的凝視-異世界的碰撞與交融

2022 / 12 / 10 (Sat.) ~ 2023 / 02 / 10 (Fri.)

歷史錨點的凝視-異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 展覽總說

    因地理位置特殊,臺灣原本住民的生活與文化容易受到往來這座海島的異鄉人影響;同時,造訪者也留下許多隱含著主觀意識、與臺灣住民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及當時社會發展脈絡的紀錄。爾後,透過現代藝術家的創作,我們得以從不同層面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文化在受到外來文化衝擊後如何傳承與轉變。本展期望藉由同時呈現不同時期與形式的文物及藝術作品,提供觀者以不同角度來認識臺灣原住民族,以及這些展品背後所隱含的歷史脈絡。

  • 影像中的權力關係

    攝影是將被拍攝的東西據為已有,它意味著將一個人置入「與世界的某種關係」,這種關係令人覺得像是獲得一種知識,因此也像握有某種力量。(論攝影,蘇珊.宋妲)

    約莫1850年代開始,攝影成為人們觀看與紀錄的工具;臺灣日治時期的殖民政府,基於殖民統治與人類學研究的需要,派遣人員進入原住民族部落進行踏查,透過紙筆與鏡頭,記錄了原住民族的身影以及族群文化的改變。

    影像本身的主體性,關乎於攝影者本身的立場及社會脈絡而被賦予了不同意涵與權力關係。這些影像背後隱含了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的異己思維;圖像的被應用,則型塑了臺灣原住民族對外的形象,同時也建構了觀者對他們的認知結構。

  • 具象的文化傳承與交融

    日治時期的殖民政府,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在臺灣成立了「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理番課」等單位,出版了《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等研究刊物,內容既有事實記錄、亦有隱含了殖民者主觀意識與他們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想像」。

    如今,透過保留下來的原住民族物質文化,我們可以認識到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並從中看到不同族群文化碰撞後產生的交融面貌。

  • 當代藝術中的文化語彙

    清領時期大量移民與日治時期殖民系統、對在地族群的科研分類,讓臺灣本身的「整體性」逐漸成形(李飛曄,2014),卻也造成原住民族原有主體性與文化逐漸流失;加上早期觀念普遍認為具有「原住民族圖紋」特徵的作品才能稱為原住民族藝術,如此局限了族群文化傳承與發展。

    如今,原住民族的藝術創作,主題和紋飾從早期常見傳統生活、祖靈信仰等主題,隨著藝術家們重新將族群文化內化與轉化,以不同以往的藝術語彙,訴說著族群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他們此時此刻的心境。
    https://twimaginary.npm.gov.tw/front/tw/exhibits/SYM?fbclid=IwAR2A8eYXTRPwyULvZwckmd0k5_YwYgTptFHyEnk1WiC0KTMvCSMKvWA-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