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manent exhibition

常設展 -1F 人と自然環境

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欣賞區

位於1F 人と自然環境之區域8

  臺灣原住民族乃無文字的民族,歌謠的旋律與歌詞幾乎都是口耳相傳,文字及影音的紀錄是近代才有的呈現。其歌唱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從狩獵到戰爭、農耕到捕漁、婚禮到祭祖、從祈求豐收到慶豐收、從戀愛到離別、從童謠到成年禮、從出生到喪禮、從神話到傳說故事、從遊戲到舞蹈…等。簡言之是以歌唱具體呈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的三種關係的文化面貌。
   歌唱形式大致可分四大類:
(一)單音唱法:如達悟族及排灣族的朗誦唱法;阿美、撒奇萊雅、泰雅、鄒的曲調唱法;泰雅、達悟的對唱法;全原住民的領唱和唱法。
(二)複音唱法:如賽夏、布農的平行五度或四度唱法;排灣、魯凱、阿美的頑固定音唱法;太魯閣的輪唱法;阿美、撒奇萊雅、噶瑪蘭的自由對位唱法。
(三)和聲唱法:如布農族的自然和絃或泛音唱法;鄒族、布農的協和和絃唱法。
(四)異音唱法:如達悟、魯凱、排灣的異音唱法。

  樂器方面則有泰雅、太魯閣、布農的口簧琴,布農、鄒族的弓琴及杵音,魯凱、排灣的笛(包括:鼻笛、縱笛、橫笛)及太魯閣、布農的五弦琴。
  臺灣原住民族的「歌」有一個特性,就是一定有身體律動的配合,無論是工作的肢體動作,或祭典儀式中的舞蹈律動,甚至較靜態的搖籃曲也都有局部的節奏伴隨。原住民祭典儀式的名稱(如阿美族中部的ilisin、北部的malalikit、南部的kilumaan等豐年祭;排灣族的五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卑南族的大獵祭)不僅包括了視覺及聽覺上的歌舞,也涵蓋著歌舞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厚度及其象徵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原住民歌舞過去除了身上佩飾(如銅鈴、腳鈴及臀鈴)外,是沒有以樂器作為伴奏的,而是以肢體的節奏及力度作為歌舞的伴奏。

此區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