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傳統的織布用的是麻線,麻線需經過剝皮取絲→捻絲成線→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過程處理,由於步驟繁複,現在已很少人用傳統方法做麻線,而多改以現成的開絲尼龍線。 紡織工具十分簡單,是一套木板棍棒的組合,將預先理好的經線套入「綜絖棒」,利用兩腳與腰的力量撐直經線,再將纏繞緯線的「梭子」來回穿織期間,藉由經緯線交錯排列,變化出各式紋樣,經線決定織布的底色,緯線則控制圖案的顏色與變化,複雜的圖案使用「綜絖棒」多可達十餘支。
紡線器是由用細竹片匏製成的竹棒—筳,與紡垂所構成。木棒狀的筳,頂端有一掛勾用來掛線,使用時將筳插入紡垂中央的圓孔處,使其固定,將積好的麻線固定在接近紡垂處,將之纏繞至筳子的頂端掛勾處鉤住,始開始紡線。紡線時,用雙手搓動筳子使其自然轉動後將麻線纏繞成捲,等到捲得相當程度時,可以將紡垂拿下,讓線捲本身的重量帶動線軸繼續轉動,捲到滿時就收起來存放,另外拿一個筳子來繼續紡線,因此紡線器的筳子通常有很多根。
泰雅紡織的技術可分成紡線、煮線、理經、織布四個階段,紡線、煮線、理經為織布前處理麻線的過程。紡線是第一步工作,分為積麻和紡線,積麻是為了將麻搓成較密集的纖維,以便紡線;而紡線的目的是藉紡垂的重量使麻纖維變堅固、光滑而便於織布。紡垂傳統上用牛骨或鹿角製成,也有用岩石磨製而成的,也有以鐵製物代替。
早年台灣原住民還沒有機會取得化學染料的時候,會利用天然植物染出有顏色的紗線,布農族、泰雅族、阿美族、達悟族都會使用天然植物染色。最普通的染色原料是薯榔的根部,將它削成塊狀放入木臼裡,加入一點水搗碎,就會放出暗紅色或茶褐色的汁,然後將紗線或者布料浸入汁液裡面染色。泰雅族人相傳惡鬼怕紅色,所以將衣服染紅以及製作紅色的夾織花紋。阿美族人用薯榔來染衣服,泰雅族和達悟族曾經使用過薯榔以外的其他天然植物染料為紗線染色。泰雅族從日治時期開始使用化學染料之後,不再使用天然植物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