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器

  • 族群:族群不明
  • 類別:交通手段
  • 尺寸:長59×寬59×高27cm
  • 館藏編號:M078100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不明族竹藤器」(館藏編號M078100),為一般日常用具。
    本件藤器由藤材編製而成,型制呈方底圓口,口部略大於底部,器身以藤皮朝內,藤肉朝外,以壓三挑三的斜紋編法編製,器身外側四周穿綁固定曲折呈倒U型的藤條,形成四耳提把。底部縛以粗藤圍繞成方形圈足。口緣處採夾條縫紮法,以一對編條圍繞成圈,夾於口緣內外進行編紮修緣,其上再搭一粗編條以附條打結縫綴法固定強化口緣。本體長59cm、寬59cm、高27cm。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社會以男編女織為主,男子閒睱時會編製各式生活用具、漁獵工具,剖削竹藤的工具多使用小刀或長刀,搭配製作者的手部力量調節材料的厚薄與寬窄,編器製作的材料則以竹、藤為主,器型上大者如提籃、背簍等以搬運為主,小者則多以置物、盛物為主,亦有漁撈用之魚筌、雨遮、藤帽等。編製方法上則有方格、斜紋、透孔六角、三角、柳條、絞織、繞織及螺旋編法等多樣手法,其中材料的選用是影響編法的關鍵,如硬質的竹蔑較宜採用交織編法,彈性可曲的藤皮則宜採用螺施編法。
    本件搬運用頂載型編器,常見於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等族,卑南族與阿美族型制雷同,多附有藤耳,排灣族則多無耳,依現存各博物館收藏數量發現,雖各族皆有類似的型制風格,但仍屬阿美族較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