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泰雅族長衣」(館藏編號M0640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與社名,族語名稱為lukus。
本件長衣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的方衣形制,製作方式係由兩片非經剪裁的長方形苧麻織布彼此於長邊對齊並縫合至中線位置,將未縫合部分向前摺作為前襟,縫合處為衣身背面。另於衣身側邊從兩袖圈處向下縫合,即成一件無領、無袖之對襟長衣,前襟以紅布緄邊並縫有紅布綁帶。
本件另一特色在於前襟胸上處、下襬、衣身背後中上方及中下方織有紅色毛線,然後於前述紅色織紋上方橫向縫有數排白色鈕釦及縫綴串接黑色珠以及白色貝珠且與銅鈴為墜飾之珠串。
詮釋說明:
如本件形制之貝珠串鈴衣,除了長衣以外,有些無袖短衣也會縫綴貝珠銅鈴串,屬於儀式性之服飾,為男子馘首凱旋後舉行儀式時所穿著。穿著本件服飾時,移動時銅鈴會彼此撞擊發出清脆悅耳之聲響。至於本件珠串所採用的白色貝珠常見於泰雅、太魯閣、賽德克及賽夏族,且是與漢族、阿美與噶瑪蘭等外族交易所取得,而非族人自行製作。
本件貝珠串鈴長衣亦見於太魯閣族,為頭目或勇士彰顯其地位之服飾,男子穿著時,內著胸兜,下著前遮片或遮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