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平埔族布片」(館藏編號M068900),文物來源於高雄桃源鄉,購自黃順義。為原住民刺繡作品。
本件長方形布片以黑色麻布為底運用刺繡方式製成,布邊向背面翻折縫合固定,布片背面清晰可見刺繡軌跡。布面使用紅、黃、橘、紫等色線,以十字花繡技法將圖紋裝飾於麻布上,並以橫向直線飾紋分隔成四個主要區域,上下兩條分隔紋飾由較粗的蝴蝶紋搭配菱形紋組成,中間二條則以十字繡的疏密排列組織而成。而四個區域之花紋,分別為第一區的花葉紋;第二區的花葉紋外圍包覆蝴蝶紋、十字紋;第三區的人形紋、十字紋外圍包覆菱形紋;第四區的十字紋等連續性紋飾組成。長42.3cm、寬24cm,部分色線斷損。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的刺繡技術習自漢人,並透過各族的內化,發展出各自不同的樣貌,而以刺繡見長者,不外乎排灣群、平埔族群等,其中魯凱族更具獨有的緞面繡技術。紋飾的表現上,多來自於該族群的神話、宗教信仰及對自然觀察的體現,如卑南族有其特有的人形舞蹈紋、平埔族則因與漢人較有密切接觸,紋飾上多有八卦和卍字紋等。
十字繡屬於刺繡的技法之一,又稱十字挑花,以平紋織的布料為底,針路以對角線方式進行,二針構成一個斜十字,並以每個十字單位為基礎,搭配各色針線,組成多樣的圖騰,刺繡者需極具耐心與眼力,才能繡出工整、對稱、符合比例的作品。刺繡完成的繡片,會依需求剪裁貼縫或接縫於衣服的領襟、袖口、衣裙下擺等位置。
依平埔族群的服飾風格研判,此類黑底布搭配彩色色線的十字繡作品,較可能屬於西拉雅族或大武壠族群。以紋飾風格分析,有常見的花葉紋、蝴蝶紋,但未見平埔族經典的針球狀繡花及寫實的生活場景等刺繡元素,其中的人形紋飾更與卑南族的傳統人形紋飾極為相似,故不排除為他群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