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器

  • 族群: アミ族
  • 類別:日常用具
  • 尺寸:長52×寬50×高9
  • 館藏編號:M058300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阿美族籐籩」(館藏編號M0583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或社名,族語名稱為tapila
    本件籐籩,色澤呈深棕色,圓底淺盤形制,口緣直徑略大於藍底。將細籐篾採斜紋編法起底編至籃身,約於二分之一高處改以數個竹片及籐條採夾條縫紮法中的單條疊複條法編至籃口並進行收邊。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擅長以竹、籐、月桃、藺草等植物為材,編製各種生活器物,如籃框、背簍、篩子、背籃、儲物容器等。因籐篾可承受較大彎曲且性質堅韌不易折斷,故被大量使用,並且為了因應不同容器,還有多種編製技法,竹與籐的混合使用尤為常見。竹、籐編之技藝,演變至現代,或以尼龍材質的打包帶代替,因打包帶具有多種色彩,因此能編製出圖案顏色多變的編織容器,不過編製技法以及器身的形制,多數仍然延續傳統。
    本件直徑僅約50公分,形制上屬於小型籐籩,主要為舂米後揚去米糠之用,由於邊緣以竹篾增加高度,故可防止稻米灑落。平時也可曝曬如魚乾或蘿蔔乾等食材。籐籩此類編器亦可見於其他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