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 アミ族
  • 類別:日常用具
  • 尺寸:長41×寬19cm
  • 館藏編號:M045302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阿美族桶」(館藏編號M045301-M045302),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與社名,族語名稱為mahol
本件藏品稱為木製蒸桶,以一整塊木頭刳、削而成,薄壁、圓口,兩側各有一個長方形把手,便利搬運。色澤呈深棕色,外型如圓柱狀但深度較淺,僅19公分。形制與普通木桶頗為相似但本件無底,係作為蒸氣孔設計,器身內部帶一圈環形突起,可作為放置透孔蒸架的檔。另有一件圓盤型之木蓋,蓋子中央有一握把。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許多族群皆會使用此類木製蒸桶蒸煮食物,或稱為木甑,形制大同小異,有的如桶狀無腰身稱為,或如本件帶有提把便利提握。不過木蒸桶或是木甑皆需附加其他配件一同使用。其主要功能類似現今之蒸籠,係利用水蒸氣將食物蒸熟,因此上方需有蓋子防止熱氣散發出去。使用透孔的蒸架盛放食材然後在蒸桶裡面蒸煮。早期蒸架多以竹篾編製而成,此外,蒸桶還需要放置於銅或鐵鍋中,鍋內盛水以柴火將水煮沸,才能使水蒸氣透過底部孔洞將食物蒸熟。
  阿美族族人通常會用木蒸桶將糯米或小米蒸熟食後食用,若要製成塊狀的糕餅(tulun),則會再放入木臼中,用杵搗之,直到擣成為糕狀。除木製的蒸桶以外,阿美族尚有葫蘆狀之陶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