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Amis
  • 類別:飲食
  • 尺寸:長42×寬41×高45
  • 館藏編號:M041900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阿美族臼」(館藏編號M0419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族語稱為tifekan
  本件藏品係完全使用自然的樹幹刳削而成,圓臼形制,一體成形。形制上,臼身於上方口緣處往下方收腰,底部為一圓盤底座。臼身上無其他雕刻圖案。


詮釋說明:
  木臼為臺灣原住民族家中常見之食物加工器具,各族形制上略有差異。木臼無法單獨使用,需另外搭配木杵。阿美族的木臼有方臼及圓臼兩種形制,功能上方臼主要作為稻米去殼之用,圓臼多用來搗製蒸熟的糯米糕餅。阿美族語稱之為tulun(音譯為杜倫),常在節慶時製作享用。木臼因需受力之故,常會選用例如楠木等較堅硬不易腐爛之材質製作。木臼除了作為食物加工工具外,亦可將薯榔等植物置於臼內,將其汁液搗出,作為服飾染料。
  舂米通常為婦女的工作,反覆將臼裡的穀物搗碎。可雙人持杵於同一個木臼內輪流舂米,然後再有一人反覆翻轉臼內的食材。至於突出的圓型底座可以在舂米過程中,以腳抵住,固定木臼不至滑動,便利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