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排灣族獸皮衣」(館藏編號M0198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與社名,族語名稱為capuk。
此為全件由帶毛皮之獸皮為材,並以皮線縫製而成的一件對襟圓領無袖長皮衣,色澤上呈淺棕色,毛皮帶有花紋。型制上屬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的方衣系統,與其他族群的男子無袖長衣以及獸皮衣樣式相近。
詮釋說明:
在臺灣原住民族中,許多族群都有皮製服飾,後期因與外來社會接觸,織布技術廣泛及棉布的傳入,增加了許多服裝的製作材料,但仍有獸皮衣的製作,而且多為男子所穿,各族皆然。不僅由男子狩獵取材,也為男子所縫製,有時作為山上狩獵時所穿,因此女子少有穿著甚至不穿。此種皮衣見於臺灣原住民族各族,以鄒、邵、排灣、布農、魯凱最為常見。鞣皮步驟各族大同小異,有剝皮、張皮、刮皮、曬皮、鞣皮等。
排灣族男子盛裝時,上身穿長袖短上衣然後再穿上如本件之獸皮衣,下著單片式短裙並外加一件後敞褲,頭戴獸皮製頭環或帽子。而排灣族的獸皮衣多以豹或鹿皮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