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排灣族壺」(館藏編號M0111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與社名,族語稱為djilung。
本件陶壺色澤呈現深褐色,形制上為圓底無足、鼓腹、無耳、縮頸、口部口緣外侈之樣式。壺口內緣陰刻一圈圓形紋,壺身肩部陰刻圓形紋及點狀三角形紋及菱形紋。口緣破損,壺底下方帶一籐圈底座。
詮釋說明:
陶壺、青銅刀、琉璃珠被視為排灣族的三寶,不僅為貴族所專有,且在排灣族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排灣族的神話傳說中,就有陶壺生人(排灣先祖)的創生神話。排灣族的陶壺分為純粹作為祭祀、聘禮、釀酒、盛水或放置穀物等功能。陶壺有多種雕紋,技法為陰刻或浮雕,圖案有百步蛇、點狀紋、圓形紋、乳突狀紋、橫線、三角、菱形等,除百步蛇紋外,皆為環形圖案圍繞壺身。形制上,有雙耳及無耳、有圈足或無足等樣式,另有形制較小如瓶狀者。
排灣族古陶壺製作方式甚早失傳,現今可見之古陶壺皆為家族流傳,傳統上,排灣族陶壺分有等級,帶有浮雕百步蛇紋者等級較高,陰刻蛇身紋者次之,至於陶壺壺身無任何紋飾者,一般為平民所有,通常為盛裝酒水、食物、釀酒和醃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