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壺

  • 族群:鄒族
  • 類別:飲食
  • 尺寸:長13×寬12×高35cm
  • 館藏編號:M127800
  • 館藏位置:2F 「生活與器具」13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鄒族酒壺」(館藏編號M127800),係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鄒族人毛啟忠、安孝文於2000年製作之鄒族器物,並於2003年贈送本館。族語名稱為pania
       此為一件以葫蘆製作而成之酒壺,色澤呈淺棕色。葫蘆樣式很多,本件使用之葫蘆可能為水壺蒲,外觀上方細窄下段寬大鼓腹,使用熟透之葫蘆製作,保持其原有形狀並去蒂削去上方使其開口,再刨去內部果肉並將其乾燥而成。再以一個圓柱形木塊作為塞子,可密封壺口防止酒水漏出。另以藤篾採六角透孔編法編製酒壺外罩,
頸部位置帶有籐圈提把。

詮釋說明:
       葫蘆為爬藤類植物,為臺灣原住民族重要的實用植物之一,族人常種植並且將其果實作為蔬菜食用。成熟後的葫蘆因其堅固防水之特性,多數族群將其作為盛裝酒水之容器,或將葫蘆作為五穀或豆類之種子保存盒,亦有如本件編製提帶套於葫蘆外皮作為汲水壺或酒壺使用,而將葫蘆縱向剖半亦能作為水瓢。
       小米不僅是原住民的傳統主食,亦是釀酒的主要材料,其次也會使用稻米及地瓜。鄒族傳統上若非有婚、喪、祭儀等重大事件,則不會輕易釀酒,而在宴飲場合中,通常能飲酒者多為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