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泰雅族竹藤器」(館藏編號M078500),為日常搬運用具,族語名稱為kili’。
本件編器由竹藤材料編製而成,型制底小口大呈長錐柱狀,器身以透孔六角編法編製,口緣處以剩篾倒插法修緣後,再增綁圈繞一條剖半的藤條,前後外側以十字捲繞穿綁曲折呈倒U型的藤條,上部形成二耳提把,下部則延伸為底腳,提把及口緣間,加篾纏繞數圈,前側U型藤條上,綁以斜紋編法製成的額帶。本體長42cm、寬36cm、高60cm。
詮釋說明:
泰雅族的傳統社會以男編女織為主,男子閒睱時會編製各式生活用具、漁獵工具,從採集到製作,剖削、脫水乾燥、定寬、整厚、編製等,作工繁複。編器製作的材料則以山林裡取材便利的竹、藤為主,器型上大者如提籃、背簍等以搬運為主,小者則多以置物、盛物為主,亦有漁撈用之魚筌、雨遮、藤帽等雜具。其中搬運型用具,依類型分為頂載型與背負型,背負型又分二種,其一為單一背帶,常見於女性使用,將額帶貼於前額上背負,其二為二條背帶,常見於男性使用,係將背帶穿套於雙肩上背負。
本件即屬於單一額帶形式,將額帶貼於前額上,以前額及背部支撐藤籃,適合走於斜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