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足飾

  • 族群:布農族
  • 類別:裝飾品
  • 尺寸:長27.5×寬10.5cm 綁帶長15、12cm;14、17
  • 館藏編號:M021400
  • 館藏位置:3F 「衣飾與文化」5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足飾」(館藏編號M0214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或社名
  足飾應以兩件為一對,分別穿戴左、右兩腿。兩件尺寸、形制及裝飾方式相同,本件應為一對足飾中的一件。將一片切割成長條形的貝版穿出數十個孔洞,再使用細麻線穿綴數顆貝珠然後依序繫綁於貝板上。另以深綠及棕色細珠穿插於貝珠串中,使整件足飾呈現三角形及菱形等圖案。然後圖案間再以繫麻線縱向繫綁,使珠串能平行排列不至打結。另以黑色棉線穿綴15顆銅鈴,然後繫綁於足飾最下方之珠串。在足飾上、下、左、右四角處,繫綁麻繩綁帶。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的飾物多有串珠或以穿串貝板、貝片而成的樣式。菱形紋經常出現於泰雅、太魯閣、賽德克及布農、排灣等族之服裝及飾品中,樣式及文化意涵亦有所有差異,如泰雅族代表眼睛或祖靈之眼;排灣、布農代表百步蛇身等。   
  此類數串並排形制之飾品除足飾外,亦可見於項飾及腕飾或額帶,所使用之細珠材質有玻璃或貝珠等,作為分隔用的貝片亦有以木片或骨片。至於本件採用之貝珠為硨磲貝製成之管狀小珠,常見於泰雅、太魯閣及賽德克族服飾飾品中,其他族群若有使用可能透過交易而取得。
  本件穿戴時,將銅鈴朝下,平貼小腿處,四條麻繩於小腿後方繫結。銅鈴會隨著穿戴者走動發出清脆悅耳之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