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偶

  • 族群:Tao
  • 類別:Entertainment toys
  • 尺寸:長5×寬8×高10 cm
  • 館藏編號:M149800

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雅美/達悟族陶偶」(館藏編號M149800),為劉墉先生2020年捐贈,來自於臺東縣蘭嶼鄉,為雅美/達悟族人的娛樂玩具,族語稱為tawtawo
       本件陶偶為陶土捏塑燒製而成,以一名女性雙手環抱嬰兒的形象為題,女性雙眼一開一闔,嘴角略帶微笑,身形採斜肩坐姿,雙腳交疊,嬰兒躺臥於女性左肩部位,呈哺乳狀,整體捏塑風格簡單,卻富饒趣味。陶偶長5cm、寬8cm、高10cm。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群中,以阿美族及雅美(達悟)族的製陶傳承最悠久,依照傳統,阿美族製陶由女性擔任,雅美(達悟)族則由男性擔任製作的角色。雅美(達悟)族所在的蘭嶼地區,其特有的黏土通常藏於河谷的岩層裡,每年僅能於九月前往採集,採集過程中需將十字型蘆葦莖插在採集黏土的周圍,避免惡靈的侵擾,挖掘的黏土,將其拍打成團,以姑婆芋葉子包覆保濕攜回部落,去除小石子後再進行手工捏塑、拍板整平、刮刀修緣、乾燥等步驟,並以木材搭建成井字型結構,以無窯露天形式燒製,燒製過程中如遇爆裂聲,則燒陶者需趕緊著籐盔、籐甲,以防惡靈破壞,此類方式所製成的陶器因採低溫燒製,而有易碎裂、剝落、孔隙大等特性。
       製陶時所剩餘的黏土,則變成族人自由創作的材料,用來捏製各種趣味的小陶偶,題材多以日常生活場景或動物家禽為主,頗具樸質風格。日本時期,受外來文化影響,主題更加多元,增添許多帶有日式風格的造型創作,觀光開放後,更成為消費型紀念品,供觀光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