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珠

  • 族群:Unknown
  • 類別:裝飾品
  • 尺寸:長72×寬10×厚0.1cm,周長92.5cm
  • 館藏編號:M129200

分享:

關鍵字:
琉璃珠、項鍊、頸飾。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不明族琉璃珠」(館藏編號M129200),入藏記錄並未記載來源地與社名。2004年由莫義平先生捐贈。
本件琉璃珠飾係以米白色麻繩串起114顆琉璃珠組成,總長約92.5公分。本件琉璃珠尺寸大致屬於中小型的琉璃珠,為不工整的圓柱狀,以米白色或灰色為底色,其上以深褐及深灰等顏色單色或交替之直紋點綴,整體顏色相近。本琉璃珠串共有兩處繩結,依其捲曲程度及顏色均不似後來新增,且其位置約莫位於珠串的中點,推測本件琉璃珠可能是兩串並排,配戴時繞上頸項後於頸後繫結。

詮釋說明:
玻璃是由石英或砂中的二氧化矽(SiO2)經火燒冷卻凝結而成,依成分與燒製時的溫度差異而呈現多種色澤,琉璃與玻璃成分近似而製法略有不同,常被指為透明度較低之玻璃。玻璃具有硬度及光澤,從臺灣早期出土的玻璃器如玻璃環、玻璃珠等,可知玻璃作為飾物已有悠久的歷史。臺灣原住民族並無製作玻璃之技術,其琉璃珠多係與外人交換取得。
多彩琉璃珠常見於南部的排灣、魯凱、卑南部落,不僅作為裝飾品,也是重要的交換媒介,其款式多樣且各具不同名稱及象徵意涵,可用於彰顯配戴者、擁有者的身分地位。依據許美智《排灣族的琉璃珠》(1992),傳統的排灣族琉璃珠項飾專屬於貴族,有單串頸飾、單串胸飾及複串胸飾三種結構類型。本件琉璃珠之編串排序顯不符合其中任一種結構特徵,推測並非傳統使用之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