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背帶織布機

  • 族群:魯凱族
  • 類別:生產工具
  • 尺寸:長69×寬18cm
  • 館藏編號:M089300
  • 館藏位置:3F 「衣飾與文化」1

分享:

關鍵字:魯凱族、織布機、地機、麻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魯凱族織布機」(館藏編號M089300),族語稱為belange。係於1993年收自霧台出身的魯凱族人陳阿修女士。
本件為木製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為臺灣原住民各族傳統所使用的織布機,因操作時織布者需坐於地面,故有時又簡稱為地機,有別於現代可坐於椅子上操作的高機。此織布機由多種組件構成,分別為經卷、固定棒、隔棒、打緯板、綜絖棒、捲布夾、籐編腰帶等,本件另有一片織到一半未完成之苧麻布片。

詮釋說明: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服飾以苧麻布為材質,苧麻從種植開始到成熟採收後,需再經歷剝麻、洗麻…等一連串過程,可知一件服飾製作的繁瑣及耗時。所使用的織布機即為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這種織布機在織作時,先行整經再坐在平地上,依靠織布者的腰力並用雙腳頂住織布機之經卷,極耗體力。至於織布的色彩,大多是透過如薯榔等植物染料將線材染色再夾織於布面上。織布機為男子製作,但織布為女性的專屬工作並有其禁忌,例如禁止男性觸碰織機等,而魯凱族傳統更有專為部落全體女性而蓋的織布屋,稱為tabelangane。水平背帶織機雖為原住民各族普遍使用,但其形式則略有差異,尤其是經卷的形制,例如泰雅族的經卷較大如桶箱狀,噶瑪蘭族為細圓筒狀。至於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通常所能織出的最大寬幅為30公分左右。在與外來文化接觸後,臺灣原住民族開始逐漸採用棉布、印花布或其他尼龍、化學纖維等作為服飾材料,但近年來族人又逐漸恢復傳統苧麻與水平背帶織布機之製衣傳統。
此種織布機操作方式:將腰帶置於後腰處,兩條麻繩綁帶向前繫住卷布夾,雙腳前踢經卷。將緯線纏繞梭子穿梭於經線中。分經棒的功能係將經線分為兩層以利打緯板穿過緯線打緊,使織線緊密,至於固定棒的功能主要固定經線使整片織布寬幅一致。